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

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

南方红壤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指导书

实验简介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延伸,其作用日益凸显。在保护和涵养水源、恢复河湖生态环境、推进国土绿化及建设美丽乡村等多个方面,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直接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此,本课程依托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系统学习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
课程内容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该领域的基本步骤与技能,为未来的实践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流域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估和管理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我们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此外,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重要目标。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重要性,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环境保护,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未来的环保工作做好准备。
END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核心概念、目的和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
2.系统梳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相关的政策、规划和标准,并分析国内外在此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中的参考和借鉴。
3. 掌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相关技术,培养学生运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以应对实际工作需求。
4. 利用流域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工作效果。
5. 着重培养学生的流域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估和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独立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为未来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END

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概述:将深入解读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概念、意义和目标,详细解析其主要内容和任务。同时,对相关的政策、规划和标准进行阐述,并全面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
2.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将深入探讨基本原理,如流域系统性、生态系统整体性等。并具体讲解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如流域水土资源调查、流域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估等,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3.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虚拟仿真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学生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观察效果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案例分析: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启示和借鉴,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 
END

教学组织 

本课程在教学组织与方法上,采用了理论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旨在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应用。其中,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而虚拟仿真实验则使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索和互动评价等方式参与实验。 
END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与结课考核相结合,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等。结课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采用闭卷笔试和虚拟仿真实验操作考试的方式进行。 
END

面向学生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年级要求: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及相关专业研究生。
(2)基本知识要求
要求学生已修《土壤学》《土壤侵蚀原理》《水文学》《水力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植物学》《树木学》《水土保持工程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
(3)能力要求
已掌握有关土壤、植物、地貌、水文、工程制图、土壤侵蚀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等常见自然地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野外调查、室内实验分析等专业基础能力。
END

教学资料

《流域管理学》,王礼先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流域系统管理学》,郑江坤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23
END